close



「飛番墓」位於「飛砂崙」東麓楊萬傳的甘蔗田中,佳里往漚汪「南十九線」道路的路旁,有台南縣政府樹立的「飛番墓碑沿革」。


「飛番墓」墓主程天與之所以被稱為「飛番」,是因為他善跑,且跑起來像鳥飛一樣。此事達到上聞,乾隆皇帝乃召至北京御前與駿馬競跑。程天與在辮髮上串繫一百多枚乾隆錢,駿馬先加三鞭之後,才起步從後追趕。當辮髮向後揚成水平時,他便超越了駿馬。乾隆皇帝看了龍心大喜,於是賜他與兒子程國泰可以朝覲天子三次。程天與死後,後代子孫便將「父子面君三次」的殊榮刻在墓碑上,以彰祖德,以垂後世。




「飛番墓」碑高80公分,廣48公分,為花崗岩(瓏石)材質,字跡明晰。「皇清」二字字徑10公分,「父子面」字徑7公分,「君三次」字徑9公分,年號「乾隆丙申年」(1776年,乾隆41年)字徑5公分,主事「孝男開悅武臨」字徑4公分,「愷孫萬留達成敦生王治金生」字徑3.5公分。

程姓在北頭洋有很大的勢力,嗣候遷徙東山吉貝耍,民國31年(1942),吉貝耍程姓為程天與的第五代子孫。以前,每年清明節程姓子孫都會回來掃墓,但每次回去後都有人去世,後來便不再回來掃墓了。直到民國88年(1999),北頭洋舉行「蕭壟社北頭洋阿立祖民俗文化活動」時,在主辦單位的極力促成下,其後代裔孫程田內才率同兒媳和孫子,三代同堂的回到北頭洋祖墳「認祖歸宗」。



昔時「飛番墓」墓庭極為廣闊,有花園、圍牆,尚有專人打掃,清朝文武百官行經北頭洋,必會下馬停轎祭拜,程天與享有的尊榮可見一斑。墓前原有的石像、石獅、石珠,及金杯銀枕等殉葬物,在日治時代時全為日本人盜取或破壞了。如今,「飛番墓」僅餘兩座露出地面半尺高的墓碑,荒廢在雜蕪的甘蔗園中,孤單寂寥地守著人事物全非的北頭洋 砂崙,獨向黃昏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oul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